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 | 未經(jīng)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
合肥市包河區(qū)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:230091
ICP備案:皖ICP備07004725號-31
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
“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,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(fā)展、民族進步、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,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?!?月1日,《求是》雜志發(fā)表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2月12日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講話的一部分《注重家庭,注重家教,注重家風》。在萬家團圓的新春佳節(jié),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,更能感悟大黨大國領袖至真至濃的家國情懷,進一步激揚愛國愛家的清白之志。
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。在何以傳家這件事情上,古代賢臣都認準一個道理:為官從政,應以清白傳家。如此,才是惠及子孫的深遠之計,亦是留給子孫最珍貴的財富。從梁朝尚書仆射徐勉在面對他人勸其置辦田產以遺子孫時直言“人遺子孫以財,我遺之以清白”,到隋朝名臣房彥謙臨終前對兒子房玄齡留下箴言“所遺子孫,在于清白耳”,再到北宋司馬光以家訓立規(guī)告誡子孫“吾本寒家,世以清白相承”……字字苦心、句句斟酌,無不寄望后人培育美德,更是將“清白傳家”視為家族興衰的根本。
其中,在教導子孫清白守廉最為決絕的,當屬宋代的包拯。他曾立下家訓,“后世子孫仕宦,有犯贓濫者,不得放歸本家;亡歿之后,不得葬于大塋之中。不從吾志,非吾子孫”。他令兒子包珙將家訓刻在石上,鑲嵌在堂屋東壁,“以詔后世”。包拯的這則家訓簡潔有力,將貪污受賄的子孫直接革出家門,這在古代是十分嚴重的懲罰。事實證明,包拯的子孫確實沒有違背如此嚴厲的規(guī)矩,歷代未曾聽聞有貪污犯法之人?!皣ㄒ灾纹鋰医桃札R其家”。正是憑借著清白家風,后世子孫才能“擇善而固執(zhí)之”,愛國、忠誠、孝道、廉潔等品德才得以薪火相傳、綿延賡續(xù)。
崢嶸歲月里,老一輩革命家深知“家風連著民風,齊家才能治國”,都非常重視立家規(guī)、重視家風建設,繼承并升華了“清白傳家”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毛澤東定下“戀親不為親徇私”的三原則;周恩來立“不許請客送禮”等十條家規(guī);陳云要求子女“不準搭乘公務車、不準接觸文件”…… 這些廣為傳頌的家風故事,體現(xiàn)著公私分明、不搞特殊的清廉本色,彰顯了共產黨人“清白傳家惠久遠”的清醒和智慧,是我們涵養(yǎng)良好家風的的標桿和明燈。
對于黨員干部來說,“清白傳家”的意義絕不只是“詩書繼世”這么簡單,歲月靜好的福澤綿長也不會從天而降。正所謂“愛之不以道,適所以害之也”,黨員干部的家風如若失之毫厘,家庭乃至整個家族的走向就可能謬以千里。歷數(shù)近年來的落馬官員,其腐敗行為多與家教不嚴、家風不正有關,最后落個家庭破裂、家境敗落、家族蒙羞的慘痛教訓,豈不哀哉?清白傳家,不僅是每個黨員干部清廉為官的基本原則,也是家庭成員抵御腐敗的強大精神防線。
“清白”二字,重逾千鈞。黨員干部的家風,不僅僅是道德要求,更是政治要求、紀法要求。在新征程上,廣大黨員干部當繼續(xù)在修身、齊家上下功夫,自覺弘揚“清白傳家”的傳統(tǒng)美德,既要以身作則,重品行、作表率,自覺做到清白做人、干凈做事,在小事小節(jié)中為家人樹立行為標準,也要從嚴治家,對親屬子女嚴格教育、嚴格管理、嚴格監(jiān)督,引導他們培養(yǎng)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,讓清白之志在代代相承中熠熠生輝。(界首市紀委監(jiān)委 張楠楠)
手機站
客戶端
微信
微博
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 | 未經(jīng)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
合肥市包河區(qū)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:230091
ICP備案:皖ICP備07004725號-31
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
請輸入驗證碼